服装定制至少有几个方面特征:
一是量身定制,不管采用什么方法,所取得的数据一定是顾客本人的、而且数据中必须包含与顾客沟通所得到的个性需求数据。
二是唯 一性,一人一版,无论是采取何种定制流程,顾客所定制服装的主人就是顾客本人。未经同意在顾客定制的衣服上随意打上其他标识和印记(诸如服务商商标、面料商商标等)严格来讲是不正常的,而只有在适当的地方标注顾客本人的姓名(或缩写)是正常的。
三是人与人的互动过程。订制过程一定是“人与人”(顾客与设计师、导购、量体师、营销师、店长、其他服务流程人员)、“面对面”的沟通和享受专业服务过程。只有这个过程,定制的“服务价值”才能体现出来。
四是顾客体验定制服务过程。通过定制过程的专业服务使顾客得到了某种提升(专业知识、文化、品位),进而认可定制的服务价值,从而与商家产生和形成粘性关系(熟客、回头客、口碑传递)。显然,人与“机器”的订制交互过程不可能具备这一点。
五是订制品的不可复制性。顾客定制的服装,即便顾客本人,可以同款、同料、同工艺,但是,只要定制的时间不同,就一定有所区别。
六是服装定制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,可以因人而异。但是,定制店必须有透明的报价规程,明确价格档次层级和幅度范围,并对此有自己的标准解析。
4、定制化和成衣化
西服订做的小编了解到这是指服装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,它所对应的是两种产业链形态。二者不是排他性关系,而是互补关系。在我国现阶段,服装定制化处于上升期(盘子还不大),成衣化处于缩减期(规模在缩小),但二者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。
工业定制发展的速度决定了服装定制化发展的程度。因此。服装智能制造对促进服装定制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5、个人定制与团体定制
个人定制是指个体定制,也称为私人定制。团体定制是群体定制,也称为“团购”、“团单”。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流程。团体定制前端是招标、量体归码流程,后端是成衣化流程。严格讲与真正意义上的半定制还是有所区别。因为不具备上述服装定制的几大特征。
6、服装定制师职业
服装定制终端店目前的标准配置是店长、导购、量体、销售四个岗位。按照服装定制师的专业能力要求,定制师必须集导购、量体、销售于一身,也就是要具备三个岗位的专业服务能力,能为顾客提供定制店全流程专业服务。我们把定制师称为终端店全流程综合专业服务人才。某种意义上,定制师可以独当一面。定制师可以胜任导购、量体和销售工作,可以提升担任店长。